LUT大学的研究回顾了1993年至2022年所有WEO报告,发现尽管IEA对整体能源需求的预测基本准确,但在可再生能源,尤其是光伏方面却一再“保守”。IEA 2022年的净零排放(NZE)情景预测到205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为15.5TW,发电量约为27,000TWh,约占初级能源需求的18%。相比之下,LUT大学的模型预测到2050年,光伏可提供高达69%的初级能源需求,远超IEA估算。
2022年WEO预测的光伏年新增装机将在2040年达到顶峰,为657GW。但这其实仅比2024年预计新增的593GW略高。业内普遍认为,未来5年内全球年装机规模将突破1TW,2030年代更有望达到3TW/年。这表明,光伏的成长曲线正在脱离传统能源模型的“轨道”。
本周,M10电池片的主流成交价为0.330元/W,G12单晶TOPCon电池为0.305元/W,G12R单晶TOPCon电池为0.340元/W。随着美国宣布对亚太地区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即将生效,电池片市场迎来新一轮的不确定性。美国进口电池片价格预计将上涨,这对厂商的生产决策和美国本土生产布局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同时,中东地区的硅料、硅片产能正在逐步建设,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的“关税庇护地”。
IEA的NZE情景虽然考虑了电动车和热泵等带动的终端电气化,使电力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49-52%,但其对Power-to-X技术的覆盖仍远远不够。Power-to-X是指将电力转化为氢、氨或液体燃料,用于高温工业、航运等难以直接电气化的场景。
当前的NZE预测中,仅有41%的氢用于Power-to-X转换,且仍有27%为基于化石能源的“蓝氢”,这对实现全面脱碳无疑是一种制约。
在应对可变电源(如光伏和风电)带来的电力波动方面,IEA仍过于依赖集中式储能,而忽略了用户侧的分布式电池和车网互动等灵活方式。研究显示,到2050年,全球电池总容量可能达到13.5TW,而IEA只预计了3.9TW。
发展中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接受速度也远超预期。例如巴基斯坦正发起“光伏闪击战”,快速铺设清洁电力;埃塞俄比亚则通过电动汽车实现低碳出行。种种迹象表明,光伏不只是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选择,也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跃迁工具。
面对气候危机和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,IEA本应用更具前瞻性和激进性的情景,引导全球走向100%可再生能源的未来,而不是让现实的发展速度不断“打脸”它的预测。作为深耕光伏行业的企业,乐泰科技坚信:全球能源转型已进入“加速度”阶段。准确把握光伏、储能与Power-to-X等技术融合趋势,是我们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动力。